恩施州公安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


2018年,州公安局按照州政府和省厅统一部署,依托网站、恩施公安海报、“平安恩施”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平台,结合公安工作实际,围绕改革、发展、稳定,坚持决策、执行、管理、服务、结果“五公开”原则,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。

一、落实《2018年全州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》的情况

(一)健全工作机制,规范操作流程。一是严格审核,把牢保密关。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核责任制,对各警种、部门拟公开的信息必须专人进行保密审核,按照“先审核后公开”“谁审核谁负责”的原则,由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、信息发布员核对无误后,再对外公开。同时,对保密审核过程进行明确的文字记载。二是扎实培训,增强专业性。一方面,适时组织各警种、部门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,传达学习信息公开最新法律规定及保密审核要求,提高相关人员保密观念和业务水平。利用警衔晋升、新民警等各种业务培训和“每周一讲”讲评,规范民辅警执法执勤行为,争取群众支持和理解,源头减少投诉和不良炒作等问题发生。三是深化监督,提高执行力。州公安局机关纪委、督察、法制等部门扎实履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、形式、程序等专项监督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,设立投诉信箱、开通监督投诉电话、搭建网络应诉平台等,最大限度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。

(二)拓宽公开渠道,放大社会效应。一是开辟微博微信通道。依托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加强微警务建设,充分发挥“平安恩施”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新传媒优势特点,围绕热点问题,推送相关法律法规、业务办理须知、高发案件预警、安全防范提示等,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和渲染性的信息公开“微阵地”。二是办好公民安全法治学校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全州基层所队挂牌打造“公民安全法治学校”,深入开展安全法治警示教育;编辑《恩施公安海报》,在全州1万余个点广泛张贴;坚持电话家访、上门家访重点驾驶人,组织民警召开安全主题家长会,民辅警随车大暗访等。三是织密联动网。牢牢树立全州公安一盘棋的思想,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联动机制。对复杂敏感、不能明确是否公开或者可能引发复议诉讼的依申请公开事项,由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牵头,组织法制及业务警种联合协商,研究答复意见。

二、主动公开情况

2018年,州公安局依托网站和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短视频,主动发声,及时关注社会热点,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。

微信公众号“平安恩施”发布警务信息216条,安全防范143条,警情提示95条,舆论引导61条,信息公开56条,其他61条。政务抖音号“恩施公安”发布警务信息7条,安全防范4条,警情提示3条,舆论引导8条,信息公开2条。恩施州公安局网站发布警务信息334条,安全防范117条,警情提示109条,舆论引导119条,信息公开704条。新浪微博“平安恩施”发布警务信息424条,安全防范112条,警情提示94条,舆论引导86条,信息公开72条。

三、重点领域和重要事项的公开情况

(一)财政预决算公开情况

恩施州公安局2017年部门决算于2018年11月12日在州政府门户网站公开。

http://www.enshi.gov.cn/2018/1112/678956.shtml

恩施州公安局2018年部门预算于2018年2月6日在州政府门户网站公开。

http://www.enshi.gov.cn/2018/0206/621241.shtml

(二)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情况

2018年,州委州政府交办给州公安局的建议提案17件。其中:人大代表建议6件、政协委员提案11件,承办1件、主办3件、会办13件。于当年5月31日前,将13件建议、提案的会办意见,及时报给主办单位,并在州委州政府建议提案办理专网书面回复。主办的3件提案和1件建议,分管领导和主办单位,主动沟通联系,商讨解决办法。代表、委员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,见面率和满意率均达到了100%。

(三)污染防治工作情况

一是切实做好水污染环境治理。2018年,全州公安机关先后出动警力220人次、警车60台次,以县市为单位,深入辖区河道流域、水库周边进行宣传。各级公安机关深入排查非法排污、河道采砂、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线索。全州公安机关共接受环保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6条,办理涉污染环境案件2起、移送起诉1人;立案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6起,移送起诉7人;受案办理涉污染环境行政案件8起、决定行政拘留8人。公安机关在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环境执法过程中,共查处阻碍执行职务案件15起、决定行政拘留违法行为人17人、决定罚款4人。

二是切实做好全州禁鞭工作。在工作中,全州公安机关充分利用报纸、网络、电台、电视台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。2018年,共查获非法存储、非法运输、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34起。恩施市、建始县、巴东县、宣恩县、咸丰县、鹤峰县均已按要求完成所有建制镇规划区禁鞭管理。利川市正在拟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,提请党委政府批准,在所有建制镇规划实行禁鞭管理。

三是严格执行机动车准入标准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。2018年,我州新车注册登记91209辆,转入登记6486辆,均通过环保检测符合标准,防止转入不合格的机动车130余辆,登记新能源汽车695台,切实把好源头准入关。截止2018年12月,全州共报废注销老旧机动车56918台,对未年检、改(拼)装、达到报废标准等条件的车辆现场予以扣留,移交回收部门拆解报废,对尾气冒黑烟的车辆,一律扣留,报送当地环保部门检测,对检测不合格车辆一律禁止上路行驶。

(四)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情况

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。2018年,全州公安机关陆续开展了"与民同行,为您守护"为主题的防范金融风险、远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,共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25场次,播放典型案例20个,发放宣传单、宣传手册30000余份,张贴公安海报12000份,参与群众达48880人次。

四、依申请公开情况

因绝大部分事项已下放,2018年,州公安局没有收到信息公开申请。

五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

2018年,州公安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。

六、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

2018年,州公安局没有对信息公开收费。

七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

(一)存在的主要问题

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认识不够,除了少数专门汇总此项工作人员对此有所了解外,绝大部分部门对如何公开,哪些项目需要公开以及公开有何意义了解不够深入。二是各个内设部门没有确定专职信息公开人员,从事信息公开的队伍有待加强。三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不够新颖、不够多,大多都是通过传统的报纸、网站等方式,且多是文字表述。

(二)改进措施

一是要确定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专职信息公开人员,加强队伍建设。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培训,了解信息公开的意义和信息公开的内容。三是要对信息公开的方式多做思考,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报纸、网站和微信公众号,可以多尝试抖音、快手等群众常用的新媒体做政府信息公开,形式可以多样。